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 中国可再生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
在“双碳”目标引领及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新型储能”列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新型储能技术成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关键技术,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行业专家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总产值将超万亿,到2030年,行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
作为我国着力布局的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四川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相继发布《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加强大容量电化学、压缩气体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四川明确了新型储能发展计划表,力争到2027年底,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500万千瓦,其中成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不低于200万千瓦。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中国国际储能产业博览会定于 2026 年 5 月 28-30 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将以“储聚生态链·绿创新纪元”为主题,积极推进储能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通过“以会促展 + 以会营商”的创新模式,搭建务实高效的一站式合作交流平台。
储能技术及材料 储能设备及组件 储能产品及EPC工程 新型电力系统 太阳能光伏 |
1.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抽水蓄能、储热/冷、熔融盐储热等物理储能技术及零部件(压缩机、泵、储罐等)、材料等;
2.锂/钠离子电池:各材料体系锂/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水系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等;
3.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锌铁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有机液流电池等液流电池及材料(质子交换膜、电解液、双极板、电极)等;
4.铅酸蓄电池、铅碳电池、镍氢电池、钠硫电池、液态金属电池等储能技术及材料等;
5.超级电容、超导储能等。
风能设备展区 水电设备展区 氢能设备展区 充换电展区 |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与燃料电池、充换电等行业热点,探讨绿色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助力电力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19
2025-05
05
2025-06
05
2025-06
|